明星直播賣貨的背后,真的因為名氣下降嗎
在移動互聯網向下沉市場伸出觸角的同時,在人們印象中“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明星也選擇了“下沉”,而目前在他們中間最流行的方式是,像網紅一樣走進直播間,變著法兒地、接地氣地吸引粉絲注意力,然后無一例外地賣貨。難道真是因為名氣下降沒錢可賺了嗎?
“互聯網+”全程解決方案提供商
您好!歡迎來到網聯科技!
小狐科技 不得不說朱嘯虎先生的投資視野很獨特,他往往能站在整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下找到現象運行背后的底層邏輯,就像當初他只與程維約談了半小時,便下定決心要投資他。 事后他解釋到:“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的下判斷,不僅是程維本人想的很透徹,也是我覺得時間已經成熟了?!北蛔u為020領域的“點金勝手”他,出手的勝算極高,投資的案例包括拉手網、滴滴出行、餓了么、映客等優秀企業。 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便能很好地體現出朱嘯虎先生充滿睿智、理性的狙擊手式的投資思辨特征。
1
獨角獸頻現
最近幾年獨角獸出現的頻次高了很多,PC互聯網時代,每年大概產生四家獨角獸,但移動互聯網這個數字多了很多。
當然這其中很多的企業并不是真的獨角獸,只是因為資本太多造成了他們估值虛高。
為什么最近幾年獨角獸像雨后春筍一樣起來,原因是很多傳統行業在PC互聯網時代是很難被改造的,比如交通行業,餐飲行業,貨運等,他們平時是很少有時間上PC的,但如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就不一樣了,你隨時隨地都可以連上互聯網,所以這些傳統行業都有了被改造的機會了。
這其中任何一個市場都是幾千億甚至上萬億的規模,餐飲是上萬億級的市場,很大的市場規模就能造就更多垂直市場的小巨頭出來,所以過去這幾年獨角獸如雨后春筍般起來是有根本原因的。
另外一點就是移動互聯網碎片化的機會,中國在PC互聯網時代BAT壟斷性是非常強的,為什么電商拿了很多風險投資的錢但最后大部分都死掉了,就像它們其實投了很多錢做線下廣告,但最后還是都給百度交錢了。
PC互聯網時代大公司的入口壟斷性非常強的,但移動互聯網時代不一樣了,只要用戶把你的APP裝在手機上就可以,就像陌陌在手機端做個APP就可以上市估值20億美金了。
所以這也給了很多創業者新的機會。
2
互聯網創富史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年就能誕生于1個百億美金的機會。
中國的互聯網主題很明確,過去的15年歷史,一共經歷了五波浪潮,每三年一波,都有明確的主題。
第一個三年是門戶時代;第二個是SP公司,但是現在這些公司已經消失了;第三個時代是游戲,像盛大游戲、完美世界,都是在第三周期出來的企業;第四個周期是視頻,像優酷、土豆;第五個周期是比較大的周期,是電商,像京東、聚美、阿里巴巴等都是在過去三年內上市的公司。
創新里面O2O是最近三年比較大的周期,上市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其實從投資的角度來講,O2O的創業周期基本過去了,那下一個投資的機又在哪里?
這個趨勢是很難被猜測出來的,但你可以看看身邊的朋友當中,那些人已經用新的東西了,這些新東西或許能告訴我們下一個周期在哪里,回顧歷史,一個是互聯網歷史,一個是移動互聯網歷史。
馬克·安德森,美國知名的企業家、投資者,被譽為因特網的點火人。曾與吉姆·克拉克一起創辦Mosaic通訊公司(即著名的網絡瀏覽器Netscape的前身)
互聯網第一個起源是Netscape,Netscape是第一代的瀏覽器,公司在1990年成立,1995年上市,Google是1998年成立的,Facebook是2004年成立的公司。所以每個階段都需要基礎平臺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有機會起來。
中國的BAT基本都是1999年成立的公司,中國的第二代互聯網公司像58、趕集二線互聯網公司都是2005年成立的,這個時間點挺重要的,因為這個時間點正趕上了中國互聯網用戶超過總人口的20%,這就會帶來一個新的爆點,于是下面的增長就會非???,所以第二代互聯網公司都是在2005年成立的。
我們將iPhone的第一代產品作為移動互聯網的起點,那移動互聯網大爆發時期差不多是2012年左右,滴滴打車就是在2012年成立的公司,同樣每一個大的浪潮都需要大勢,需要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其實在2012年中國的移動手機普及率超過總人口的20%,所以那個時候是比較好的時間節點。
這給了我們很多啟示,以后的創業投資到底什么時間點進去,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最近的物聯網都很火,但是它的時間點有沒有到,現在還是不是創業的好時機,這些問題都需要思考。
3
獨角獸都是有個性的
上周參加行業大會,聽同行抱怨現在早期項目都是VC排著隊給term,不由得反問了一句過去十年,哪一個牛B的互聯網公司在A輪的時候不是廣受質疑,而是VC排著隊給term的?!
在喧囂的市場里,我們更需要冷靜地思考。
遠的不說騰迅差點50萬人民幣賣身,即使從2005年硅谷VC大舉進入中國后,后來極其牛B的創業者們在早期依然經歷了無數投資人的冷眼:
去哪兒:CC和Fritz真的是找遍了市面上的所有投資機構,可是沒人相信在百度和攜程之間還能再出一個平臺;
滴滴:大部分投資人都在疑問,Uber在美國從專車切入,為什么滴滴從出租車開始?Uber在美國也很難從出租車上賺錢,中國的出租車司機更苦B,能賺錢嗎?確實滴滴迄今為止,不僅沒從出租車司機身上賺錢,還倒貼進去十億美金,但打造了本地出行的入口;
陌陌:唐巖出來融資的時候,幾乎所有的投資人(包括本人)還都在回味51.com在做到1億用戶后,被QQ在半年內滅掉的震撼。陌生人交友成立嗎?當然唐老板話不投機,就雙眼望向天花板的風格估計也很難讓大部分VC接受。所以獨角獸都是有個性的;
口袋購物:做“好望角”時候的王珂實在是看不出任何獨角獸的跡象(被本人拒絕了兩次),沒想到轉做口袋購物繼而微店之后一飛沖天。
所以千萬不要輕視任何屢敗屢戰的創業者,尤其是那些從每次失敗中都能吸取教訓,迅速成長的創業者;
那為什么早期VC追捧的項目反而不容易跑出來? 我們也在不斷的復盤。VC追捧某個項目大多出于以下原因:
第一、大家都看懂的商業模式。大家都看懂的商業模式在很多情況下,都是簡單的把線下的模式照搬到互聯網上,而不是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來顛覆傳統產業。這樣的模式在碰到真正具有革命性、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的模式時,是毫無還手之力的。
互聯網的可怕之處是6個月就能徹底改變局面,而且幾乎翻盤的可能性都沒有。所以互聯網創業必須時刻如履薄冰,我們的模式是否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不是有其他對手從想象不到的角度打過來?
第二、Fear Of Missing Out (害怕錯過)。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某個領域突然出現了一個小巨頭,很多投資人怕錯過整個產業鏈或賭存在被并購的機會,而在相近領域積極布子。
其實中美的互聯網生態環境相差很大,美國互聯網細分領域產業鏈上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有創業公司活的很滋潤,而中國的公司之所以能成為小巨頭,是因為他們能強有力的把附近土壤里的養分全部吸取過來。
例如即使在旅游這么大的行業里,現在也基本是去哪兒、攜程雙雄爭霸。去哪兒搶占了用戶入口,從前端往后打;攜程占據了后端訂單履約優勢,從后端往前打。一般情況下,占據前端入口的會更具有戰略優勢(作為去哪兒投資人當然這么認為)。如今兩大高手決戰紫金之巔,最終勝負讓我們拭目以待。
優惠券也是一個經典案例。4年前,我們見布丁優惠融A輪的時候,就和團隊明確說,我們覺得團隊還不錯,但優惠券這個方向是沒有前途的,他和團購面向的是同樣的商戶和消費者人群,但團購從每筆交易中切的提成比例要遠高于優惠券從每筆交易中提成的比例。
這樣團購可以養巨大的線下銷售隊伍,而優惠券模式則養不起線下隊伍,最終肯定會被團購整合進去的。事實證明確實如此,3年后,布丁優惠團隊轉型做“微車”。但如果不浪費這3年時間,現在可能已經是違章查詢領域的老大了(雖然我們也不是很看好這個方向)。
其實,創業者真正的黃金創業年齡是很有限的,30~40歲這十年,如果浪費3年時間是非??上У?。我們很愿意和創業者一起探討來如何避免這樣的創業陷阱。
第三、成功的連續創業者。成功的創業者二次創業,尤其是進入不同的領域時,其實是很危險的。創業目前已經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
而成功的創業者一般認為成功是必然的,再次創業喜歡高舉高打,等到發現問題的時候已經沒有多少彈藥了。
梯子網只是最近的一個案例,但絕不是唯一的案例。所以我們一般要求創業者在單點證明商業模式前,盡量控制burn rate(投資人說:消耗速度),這樣即使發現問題,還有機會重來。年輕的創業者可能不知道當初百度也是在嘗試第四個商業模式的時候才發現競價排名;QQ也為怎么賺錢痛苦了很久。
我們也非常愿意和連續創業者一起探討,如何高效地實現再次創業從0到1的突破。我們合伙人都自己創過業,經歷過0-1的過程,最近幾年也幫助不少創業企業,以較低的成本迅速驗證商業模式,積累了不少心得和經驗。
在喧囂的市場中,我們必須能像阻擊手那樣保持冷靜的頭腦。遠程!重裝!阻擊!沉默、堅毅地守候下一個百億美金的機會。
小狐云鏈:
版權所有:廣東網聯實業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網聯科技
小狐云B2B解決方案 分銷B2B2c解決方案 小程序產品 增值服務 定制開發 渠道合作 更多服務 關于我們
了解我們如何
幫助您實現目標
小狐搜索機器人
公司環境
4000-355-331
小狐商學院
微信掃一掃
小狐智能名片 掃碼免費體驗
廣州(分部)/GUANZHOU
廣州市黃埔區云升科學園2棟3單元7樓
電話:18026408937
東莞市南城區天安數碼城A1棟
電話:0769-22828300
惠州市麥地路南湖明珠粵欣大廈
電話:0752-2670970
周一至周六 8:00 -22:00
全國咨詢電話:4000-355-331
東莞分公司/DONGGUAN
惠州總部/HUIZHOU
加盟合作/JIAMENG
業務咨詢
要方案
代理合作
幫您解決哪些問題
4000-355-331
想了解營銷運營 在線聯系我們 專人為您解答
咨詢熱線:4000-355-331